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4节(1 / 2)





  姜小乙装傻道:“偷听?什么偷听?”

  小道士手成剑指,在地上轻轻一点,下面的声音彻底断掉。

  姜小乙歪歪嘴。

  “有两下子,你是什么人?”

  “小道张青阳。”

  姜小乙抱拳:“见过。”而后好整以暇起身准备离开,张青阳的手搭在她的肩膀,轻声问道:“姑娘可是细作?”

  姜小乙:“别冤枉人!”

  张青阳:“我当然不想冤枉人,姑娘来把话说清吧。”

  她被张青阳带进了大帐,一屋子人都看了过来。三个和尚,刘桢,还有裘辛和另外几名将领,这些人她都认识。张青阳将刚刚的事告诉了众人。姜小乙理了理衣裳,淡然承认。“我是偷听了,但我不是细作,我有点好奇而已。”

  刘桢:“用符箓偷听?姑娘会道术?”

  姜小乙:“算不上道术,跑江湖的把戏而已。”

  刘桢笑道:“姑娘为何好奇我们的议事?”

  姜小乙:“我是怕你们再做错事,我与你们拴在一条绳上,我还不想死呢。”

  一旁将领怒道:“放肆!”

  姜小乙硬气道:“要是一开始就听我的,根本不会输得这么惨!”

  刘桢挑眉:“哦?姑娘有何见解?”

  姜小乙道:“你去找我那呆瓜一样的队长一问便知,他叫……叫王诠!不知道死没死,没死就来对峙。”

  刘桢对守卫道:“去找人。”

  没想到这王诠福大命大,还真没死,他被带进大帐,一看阵势,吓得跪倒在地。刘桢问道:“姜花姑娘是你手下的人吗?”

  一旁张青阳听到“姜花”两字,微微一顿。

  王诠侧头看了姜小乙一眼,忙道:“是、是我的人。”刘桢:“她在战前可有说过什么?”王诠将姜小乙战前的分析说了一遍,懊恼道:“她的确说了如果朝廷还有能人在,定会在庆县下功夫,是小的失职,应当上报才对。”

  空慧也道:“当时也是姜姑娘最先发现了敌人的诱敌之计,我们太过轻敌,才导致大败。”

  刘桢道: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各位不必太过介怀,我的军队现下围困庆县,趁此时机我们要好好整顿队伍,真正的胜负还在后面。”他环顾一圈,声音不轻不重,“请诸位放心,我军必胜。”

  众将抱拳,齐道一声:“是!”

  姜小乙心中微动,这些人面对过失,勇于承认,又积极改正,这种氛围让失败看着都不那么“失败”了。

  他们给她的感觉,与那“肖大人”截然相反。

  他们是“败军之将”,他们被“肖大人”打得屁滚尿流,丑态毕露,可他们的气势不退反进,明明一个个灰头土脸,眼中却迸发着对未来强烈的渴望。

  而“肖大人”则不然,他是此战的胜者,但她感受不到他的兴奋,他就像是一根已经被烧干的蜡烛,只因过去万分辉煌,所以只靠着余温也足以灼伤敌人。

  哪边会赢?

  姜小乙依然觉得是己方。

  奇谋巧计只能挺得住一时,只有团结一致的人心才能撑到最后。

  而且,回想刚才她偷听到的话,刘桢是得到了消息才特地赶回来的,这就说明他在宫中是有眼线的,而且从传讯速度看,应该不是简单角色。

  朝廷本就摇摇欲坠,身边还叛徒频出,姜小乙设身处地替“肖大人”想一想,也觉得兴奋不起来了。

  怎一个惨字了得。

  姜小乙叹气道:“我能走了吗?”

  刘桢道:“请再等等。”

  姜小乙:“等什么?你要是真的信不过我,就把我赶出军营好了。”

  刘桢笑道:“姜姑娘请别误会,马上就来了。”

  “来?谁来?”她话音刚落,大帐外又走进两人。这两位姜小乙都没见过,打头一位身姿卓越,面相平凡,却藏着一股说不出的凛冽之气,让人见之生畏。后面一位则较为沉默,眼睛半垂看着地面,腰间挎着一把刀,一路跟着走了进来。

  “韩琌。”刘桢道。

  这名字姜小乙可从文小青那听过无数次了,原来他就是韩琌。

  韩琌停在姜小乙和王诠身旁,微一侧目,姜小乙立马后退半步。她感受到一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强烈戾气,她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,是文小青绝对不适合这疯子。

  “这是谁?”韩琌道。

  刘桢:“这是姜花姑娘。”他没有多说,直接问后面那个人。“徐怀安,你认不认得她?”

  那个叫徐怀安的年轻人看向姜小乙,片刻后,淡淡道:“不认得。”

  刘桢点点头,冲姜小乙道:“姑娘可以走了。”

  姜小乙莫名有点怕这位韩琌,巴不得早点离开此地,匆匆一行礼,扭头就走。

  走到大帐口,她隐隐听到刘桢的话。